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数据底座加速软件定义汽车
来源: | 作者:智协慧同 | 发布时间: 697天前 | 626 次浏览 | 分享到:

汽车软件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微处理器的普及,汽车开始引入电控单元(ECU)来管理和控制车辆的各个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越来越多的电控单元装配上车,软件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全面,智能手机逐渐替代功能机的剧情似乎将要在汽车行业重新上演。

随着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的兴起,汽车软件的开发目前正处于过往历史中从未有过的重要位置。目前各家主机厂在围绕软件定义汽车的目标开始了组织架构以及研发方式的变革,其中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提高诊断排故的能力,以及增强系统稳定性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特斯拉通过OTA解决了制动距离过长的问题,进一步展示了软件定义汽车的优势。

Consumer Reports(消费者报告)发布,特斯拉 Model 3与福特F-150以及自家的Model X的60mph-0 刹停距离对比中表现糟糕,刹停距离为46.33 米(152英尺),为测试车辆中表现最差的一款。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该问题仅在几天之后就得到了改善,并且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负责测试的第三方人员也对特斯拉开发软件的速度发出了惊叹,这次事件是SDV开发方式的一次成功实践。


资料来源:https://www.consumerreports.org/car-safety/tesla-model-3-gets-cr-recommendation-after-braking-update/

数据底座是加速实现这一切的关键。

在开发过程中,数据底座可以用于存储,管理,处理整车数据、传感器数据、地图数据等相关数据。它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平台,以支持软件开发、测试和验证过程。

数据底座可以用于支持敏捷开发过程中的快速迭代和持续交付。通过收集实时数据和用户反馈,开发者可以迅速评估软件的效果和性能,并基于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数据底座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数据来源,以支持软件的快速迭代和优化。

数据底座为SDV软件的测试和验证提供了关键的支持。通过收集真实的驾驶数据和模拟数据,开发者可以生成各种测试用例、模拟不同的驾驶场景,并进行系统仿真和虚拟测试。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提高测试的覆盖率和准确性。


EXD数据底座的特点:

1.满足整车级数采需求:车端的结构化数据采集中间件vCompute&vData、自动驾驶数据采集引擎vADS可以采集整车多类型的数据,如总线数据、图片、雷达、语音、日志等;

2.基于不同架构动态部署:车端组件可支持多域快速适配部署,目前已成功部署在自动驾驶域控、动力底盘域、智能座舱域、中央网关、5Gtbox等,基于主机厂不同的架构平台可灵活部署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案;

3.整套数采系统灵活高效:以业务为导向,满足业务部门的专业需求,结构化总线数据最高支持10ms的数采周期;边缘计算支持智驾部门快速定义触发场景,高效获取所需场景的多类型数据,用于算法的快速迭代及仿真场景库的搭建;整套车云协同的方案,支持触发算法一键下发车端,无需繁杂的OTA流程,算法迭代效率高,完全满足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对数据灵活性、高效迭代的要求;

4.采-存-用解耦:通过云端低代码工具vStudio使用各种算子轻松搭建触发算法,没有代码能力和算法开发经验的工程师也可以灵活去创建触发算法,大大降低触发算法开发的门槛。专业的智驾部门可以来定义触发算法,数据部门也可以创建触发算法,触发算法审核通过后由数据部门统一进行算法下发实现精准数据采集,数据到云端经过处理后再按需转发给业务部门使用,很好地解决数据灵活采集、统一管理、高效应用的难题;

5.低成本:低成本的数采方案,相较于传统数采方案成本节约80%以上,满足量产要求;

6.跨平台迁移能力强:中间件方案软硬解耦,可以实现跨硬件环境、跨车型的快速迁移,无需嵌入式重复开发。

数据底座在SDV软件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数据底座的应用,开发者可以基于大规模的真实数据进行需求分析、迭代开发、测试和验证,从而提升软件质量和性能。数据底座为SDV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实现更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车辆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10-64466266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27号量子芯座10层

上海市长宁区凯旋路1388号长宁国际发展广场T1栋10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