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相信很多新能源车主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买车时看到的续航数据让人心动,但实际驾驶中,特别是在冬天或复杂路况下,续航里程往往会大幅缩水。尤其在北方的严冬里,车辆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为电池加热以维持正常工作,这部分电量无法用于行驶,直接导致续航里程的大幅下降。
▶ 图片来源:摄图网。转载请勿直接使用图片,避免版权风险。 热管理系统:新能源车续航的"幕后推手"
为了解决由温度变化带来的续航和性能问题,新能源汽车普遍配备了热管理系统。简单来说,热管理系统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温度调节器”,它负责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的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确保它们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同时保障驾乘舒适度。这种“精打细算”的温度管理,直接关系到新能源车的续航表现、性能稳定性以及行车安全。
然而,新能源车面临着与燃油车截然不同的挑战——无法借助发动机废热取暖,几乎所有能量都依赖电池供给。这意味着热管理系统在调节温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宝贵的电池电量。
数据显示,在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能耗分配中,热管理系统占比高达15%-20%,仅次于驱动电机的能耗。就好比一栋大楼,如果中央空调过于耗电,虽然环境舒适,但电费账单却让人头疼。如果能有效降低热管理系统的能耗,同样的电量就能让车辆行驶更远的距离。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减少热管理系统的能耗呢?
传统热管理的痛点:为什么总是"不够智能"?
要解决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当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普遍存在的技术瓶颈。
目前主流的热管理系统大多采用基于固定阈值的简单控制逻辑。比如,当电池温度超过35°C时,系统就会自动启动散热;温度低于某个数值时,则开始加热。这种"一刀切"的控制方式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驾驶场景时,显然力不从心。
系统无法综合考虑环境温度、驾驶习惯、路况信息、电池状态等多重因素,进行智能化的精细调节。例如,在短途行驶中可能出现过度保温,频繁触发电池加热/冷却循环,白白浪费电量,据测算,这种低效的热管理方式每百公里会额外消耗1.2-1.5千瓦时的电量。
因此,热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已经成为提升整车续航里程和用户体验的关键突破口。
▶ 图片来源:摄图网。转载请勿直接使用图片,避免版权风险。
行业难题:热管理的智能升级路线怎么选?云端推理还是车端计算?
结合用户实时工况,动态调整控制策略的智能热管理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行业领先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智能热管理模型的构建,但对于后续技术路线存在疑问。当前主流的两种技术方案为:
云端统一推理方案:由云端模型实时推理输出热控策略,车端仅负责接收和执行,这种方案面临合规、网络波动风险,同时会产生持续的运营成本。
车云协同计算方案:云端专注于模型构建和训练,将成熟模型部署到车端,车端利用本车算力和本地数据输出热控策略。但这一方案在模型构建、部署上车、迭代更新等全流程实施中,缺乏成熟的工具链、完整的方法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投入高额的研发成本和试错成本。
EXD车云协同计算方案:如何实现5-7%的能耗节约?
针对上述技术路线的困境,智协慧同EXCEEDDATA提出了基于车云数据底座的车载自学习智能热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车云协同计算架构,实现云端专注模型构建和迭代优化,车端执行模型推理并输出结合用户实时工况的热控策略。
在节能效果方面,该方案可以帮助整车实现5%至7%的能耗节约,显著增加实际续航里程,大幅改善用户体验。
在升级路线方面,该方案基于EXD成熟的车云协同计算技术架构,有效避免试错成本。同时依托EXD车云数据底座工具链,实现云端低代码模型构建、一键模型部署上车运行以及持续迭代更新,在最优技术路线上进一步提升开发效率。
具体来看,该方案分为三个阶段:
模型云端构建:通过EXD车云数据底座采集更广维度、更高精度的车端数据,构建包含行程预测、驾驶风格识别、整车能量流建模、规划决策四大核心模块的智能模型,然后将最优的模型文件直接下发到车端进行冷启动。
模型车端冷启动:基于EXD车云数据底座车云同构特性,智能模型无缝流转一键上车,在车端静默运行,自主学习用户的行程记录和驾驶风格。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实时输出热控策略但不执行,并定期将结果上传云端,为模型迭代提供数据支撑。
模型车端热启动:经过多轮迭代优化的智能模型正式"上岗",输出的热控策略开始实际执行。具体工作流程为:实时预测未来行程工况→计算核心部件未来产热→制定针对性的热管理控制策略→将策略传递给整车热管理系统并执行,实现对未来行程的动态、提前响应。
以对续航影响最显著的电池包加热、冷却为例,我们在实际落地项目中基于真实车辆进行了详细测算。
在低温环境下,智能热管理能够结合实际工况和行程预测,平缓触发电池加热。在短途行驶(≤10km)中,节能效果最为明显,达到 5.7%,10–20km 为 2.8% ,超过 20km 时仍有 1.2% 的节能收益。
在高温环境下,系统同样基于工况与行程特征,平缓触发电池冷却。测试数据显示,在短途行驶中节能效果达 6.6%,在中长途行驶中,也可分别节约 3.8%和 1.23% 。
这些实测数据充分验证了EXD智能热管理系统在不同温度和行驶工况下的优化效果,能够直接转化为更长的实际续航里程。
案例说话:智能热管理的真实表现如何?
让我们通过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来看看这项技术在实际用车环境中如何发挥作用。
▶ 应用场景:冬季短途出行的电池加热精确控制
在寒冷的冬季,传统热管理系统在短途出行时往往会持续加热电池,但由于缺乏对未来行程的预判能力,经常出现过度保温导致的能量浪费。
EXD智能热管理系统基于行程工况预测、用户驾驶风格识别和整车能量流状态判断,能够精确控制电池加热的启停时机。通过智能算法,系统会在行程末段主动提前关闭加热功能,在节省能量的同时确保电池全程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
这种智能化的精准控制,正是EXD系统实现显著节能效果的核心所在。
在末段行程,主动提前关闭加热,节省能量但又确保电池全程处于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内
写在最后
新能源汽车的能效突破与驾乘体验升级,将越来越依赖于智能化、精准化的热管理策略。EXD智能热管理系统正致力于解决行业技术痛点,为每一辆新能源车带来更高的能效表现、更长的真实续航和全场景的优质用户体验。
除了智能热管理,客户和合作伙伴还基于EXD车云数据底座探索了智能诊断、智能空调、智能悬架等场景,EXD欢迎更多有专业knowhow的合作伙伴联合共创数据智能的解决方案,让数据驱动更智慧的移动出行。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10-64466266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27号量子芯座10层
上海市长宁区凯旋路1388号长宁国际发展广场T1栋10层
周一至周五 上午10:00~下午18:00
版权所有 © 2023 智协慧同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27719号-2
联系我们
010-64466266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电 话:010-64466266
商务合作:info@smartsct.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27号量子芯座10层
上海市长宁区凯旋路1388号长宁国际发展广场T1栋10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