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数据洞察应用:如何轻松实现汽车智能化、主动式诊断?
来源: | 作者:智协慧同 | 发布时间: 978天前 | 1639 次浏览 | 分享到:

众所周知,造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汽车里面包含多个相对独立,但又紧密联系的子系统,包括车身、动力、电子电器、软件、造型、集成等等,每个子系统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汽车故障诊断将伴随汽车整个生命周期。


传统汽车在进行汽车故障诊断时,常用一些诊断参数表征汽车性能状况,例如振动、噪声、温度、功率、气缸压缩力、尾气成分等,这些参数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根据这些参数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并加以改进。经验丰富的主机厂,会基于开发测试、客户反馈的故障问题建立”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用于快速定位、定性故障的原因。


然而随着智能汽车的飞速发展,软件逐渐成为汽车的核心。传统的汽车诊断手段,逐渐无法满足主机厂对于车辆故障全面诊断、潜在风险提前预知、便捷远程修复、低成本高效率运营等更深度的车辆诊断诉求。


远程诊断技术已成为当前阶段各大主机厂的主流,但效果一般

传统诊断汽车零部件出现问题时,UDS协议会将故障信息保存至内存中,需要由维修人员通过通信总线读取故障信息。其特征为,诊断地点受限;需有线操作;待车辆发生事故返厂后才能处理,需时数天不等;诊断内容仅限DTC故障诊断代码;其获取到的数据也仅为事件已发生的DTC相关信息,属于落后指标。


汽车远程诊断是指在车辆不需要开回 4S 店的情况下, 依靠车辆具备的移动通讯能力(WIFI/4G/5G)完成主机厂后台(或手机端 APP)对车辆进行远程控制及诊断操作的一种诊断技术。



相较于传统诊断手段,远程诊断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远程诊断可以在线采集数据,降低开发周期及成本。研发阶段车辆需要进行大量道路试验、耐久试验,而试验车配备的数据采集设备有限,通过远程诊断,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车辆故障现象可以及时反馈给研发人员分析和仿真,快速协助解决故障问题。


其次,远程诊断可以在产线电检跨工位实现初始化及功能检测、产线 OTA 刷新,实现汽车软件定制化生产,满足车主定制化需求。


最后,远程诊断可以周期性监控车辆状态,实时诊断车辆健康,结合大数据统计分析进行车辆故障预警,通过后台推送给厂家售后 4S 店进行车辆保养及维修指导建议。


鉴于以上优势,远程诊断一度成为行业热门。但由于技术条件的不成熟,以及现实环境的复杂性,远程诊断并未成为一个真正便利车主的服务和产品。


站在消费者实际需求看,远程诊断要达到的应用价值并不容易。汽车是一个由几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各零部件之间往往彼此关联,配合紧密。依靠读取故障码只是汽车诊断中最简单的诊断方式,这时故障信息非常明确,维修人员只需更换相关的零部件即可。但有很多情况是汽车工作表现不正常,却又没有相应的故障信息,如高怠速,中途熄火等。这些问题其实是相关零部件之间没有协调配合导致,靠读取故障码无法诊断。


其未能达到预期的关键在于,受限于车载算力、车内通讯带宽、车云网络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远程诊断系统往往无法获得更高精度、更高质量的车辆数据。数据不全,远程诊断的维度、准确性、预见性,都会大打折扣。


其次,远程诊断要有实用价值,还要有专业的数据处理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引入专业技术人员的分析技术和经验,结合平台的数据库资源,对系统实时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才可能有比较专业的诊断分析 。


EXD提供的高精数据闭环工具链,能助力实现智能的、主动式远程诊断

EXD提供的高精度、高质量车载数据采集、处理、计算能力,恰恰弥补了传统远程诊断技术的不足。

图:EXD提供的数据闭环方案能够实现汽车高精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全面采集

车辆部署EXD相关数据组件后,能够实现对车辆数据的全面、灵活采集——无论是DTC故障诊断码、行车状态,还是系统负载、异常事件数据都可以高精度,高质量的传输到云端,配合在云端的“智能诊断推理机”,实现对车辆故障的精准定位。


同时EXD数据闭环的低成本,高灵活性的特性,也可以助力主机厂和远程诊断供应商能够在车端设定一些健康监测因子(Health Indicators),边缘计算组件会依据设定好的数据警示、行为触发、异常状态累计判断等条件,持续收集通讯网络、应用程序、硬件效能、使用操作记录、系统程序等状态信息,分析判断车辆当前状态,防患于未然。真正实现主动式的智能诊断。一旦系统检测到相关缺陷,会立即提供缺陷报告和故障快照给整车厂,让车企或者技术提供商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更早一步发现问题。


曾在博世、大陆、黑芝麻等国际一线Tier1就职,现任智协慧同合伙人兼销售副总裁牛国浩认为,主动式智能诊断为主机厂带来的改变是革命性的:“相比于故障发生之后才进行处理的传统诊断手段,基于EXD数据闭环构建的主动式智能诊断,可以对相关参数进行持续监测,对问题进行预测,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判,使主机厂有更长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应对,甚至远程直接修复。不但降低了主机厂的维修运维成本,同时对车上人员的驾乘安全也提供了主动防护。“

图:基于EXD边缘计算和边缘数据库能力构建的主动式预测性智能诊断数据闭环


与业内领先的企业合作,为一线客户提供最前沿也最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从信息时代跨越到智能时代,算法成为新的生产力,车端产品的设计从传统开发模式转向由数据驱动来迭代。我们积极探索行业内的合作,并在数据采集、车云计算、数据分析等层面提供最先进的工具支撑。”智协慧同联合创始人兼CEO鲍鹏在前不久的盖世第三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中强调。


远程诊断要有实用价值,首先数据来源要有专业性、全面性及时效性。从零部件系统及整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在相关数据中发现其内在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线索。


由于各ECU可读取的数据非常多,如果每个数据都读取,则浪费总线以及外部通讯资源,不能实时跟踪真正有用的数据。必须从所有ECU实时数据中筛选与消费者相关的,有助于车辆日常维修、保养,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养护的经济性,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EXD部署于车端边缘计算、边缘数据库能力,能够为此提供非常全面、高质量的数据基座。


同时EXD一直以来秉持合作共赢,开放共创的态度,与多家业内领先的智能诊断供应商合作,将数据灵活采集、汽车远程诊断、智能诊断推理机等整合在一起,为主机厂提供包括主动式智能诊断、研发数据分析、售后排故运维等一站式解决方案。为OEM提升用户购买和售后体验,提高品牌形象等诉求,提供全面的数据驱动能力。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10-64466266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27号量子芯座10层

上海市长宁区凯旋路1388号长宁国际发展广场T1栋10层